2014年6月24日
Easy Taxi
今天凌晨趁去高雄演講,測試計程車衛星派遣系統 app 的新品牌 Easy Taxi……看看此模式是否有未來性(在台灣)。
其實這也是我的旅行方式,「風景」不僅風光而已,也包括旅途的搭訕、交通工具、陌生人等「移動風景」。
系統找到車子、顯示車號、司機姓名後就來了,結果等了 15 分鐘(標準應該 5 分鐘),但我知道他們尚未達到經濟規模所致。等待過程中,在手機 map 上看到車子逐漸往我這裡移動,也頗有趣的,服務相當透明化。
而且,我相信這個模式,會愈來愈受到司機歡迎,因為免月租,只在成交抽司機 10 元。
那麼,Easy Taxi 還能賺錢嗎?
當然可以,如果能衝到經濟規模的計程車數量。再挾其全球各大城市的連鎖招牌和招攬國際廣吿的力量,很可能形成國際版的「行動傳媒」,對跨國大企業或廣告公司有誘因,可以統一發稿。
另外,司機群也可形成消費社群,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也是門生意。
計程車最怕空車滿街跑,所以才會演變出無綫電派車、衛星派遣系統的發展,其實也是台灣大車隊的發展史,可惜幾經轉折、改組,至今才勉強穩定形成影響力,但司機對於月租費高、廣告抽成低頗有怨言。但台灣大車隊根據司機「痛點」發展出來的「空中排班區」(虛擬排班)系統也的確提高了載客率。但有的司機更厲害,會跑到叫車率高的「黃金區」守株待兔,主動被系統「就近」找到。不過,面對 Easy Taxi 這種非車隊型創新思維,恐怕是一大挑戰(其實國外早普遍了)。
我之所以張貼,是因為我支持 Easy Taxi 這樣的概念。司機和乘客透過 app 直接互動、媒合。司機無須滿街跑。浪費汽油資源和時間嘛,也造成交通混亂。希望他們能早日達到經濟規模。
凡新模式要擴散,一定需要 leader user,我這輛計程車司機顯然就是,他了解如何善用科技幫他賺更多錢。下車時,他還送我一張 40 元折價券(六月份促銷)。但我從他口中得知車隊運作規則、脈絡,其實才是我今天最大收穫!